巨鲨出海
免费使用

70年来,日企海外扩张经验为中国中小企业提供的启示

海外资讯

2024-03-27 11:20

日本企业通过战后重建,逐步踏上全球舞台。面对全球化挑战,它们不断调整航向,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日本企业通过战后重建,逐步踏上全球舞台。面对全球化挑战,它们不断调整航向,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中国企业已在全球各地展开广泛投资,包括非洲、东南亚和欧美等地。一些大型企业如青山控股、华友钴业、比亚迪等已在海外设立工厂。


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和品牌来说,出海意味着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进入市场、适应当地需求、建立合作关系等。值得向日本、韩国和台湾企业学习,它们在出海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成熟的市场判断能力。



日本企业出海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


首先是初探期(1950s-1970s),二战后,日本政府鼓励企业向国外拓展,重点是轻工业,尤其是纺织品,并开始建立海外销售网络。



第二阶段是直接投资期(1970s-1980s)


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日本企业开始在海外寻找成本更低的生产基地。


尤其是在亚洲邻国,如中国和东南亚国家,日本企业大举投资,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制造业领域。


在这段时期,日本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迅速发展,重工业产品的比重从1955年的44.7%增长到1970年的62.3%。


同时,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日本企业开始考虑将生产线转移到海外以应对贸易不平衡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出口规模和贸易差额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日本汽车制造业也大规模出海以解决贸易摩擦问题。



这个阶段的情况与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中美贸易摩擦有着相似之处。


在越南考察期间,我也观察到了越南街头众多日本和韩国汽车品牌的销售情况,包括丰田、本田、铃木和日产等,在越南汽车市场上表现出色。


第三阶段是全球化和本地化发展时期(1985s-2000s)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日本企业开始意识到仅仰赖制造业可能无法保持竞争力,于是开始转向本地化管理和市场开拓。


他们加强了研发和品牌建设,注重本地化的产品和服务适应性,并加强了地方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


在这个阶段,许多日本的消费品牌、电子、化学和汽车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内需和投资下降,再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国内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深刻的结构性变化,这也成为了日本企业加速走向海外的重要推动力。



在这个时期,化工和消费品的比重开始增加,这与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逐渐从生产向消费转型的趋势相关。


1985年9月,日本与美国、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了广场协议。


该协议旨在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整汇率,解决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问题。


尽管协议在短期内解决了汇率和贸易失衡问题,但随后日元快速升值和低利率政策导致了资产泡沫和长期经济停滞。


签署广场协议后,日本政府成立了中曾根首相领导的由17名委员组成的经济结构研究会,他们于1986年4月7日提出了著名的《前川报告》,正式启动了体制改革,其中包括促进海外直接投资作为重要举措之一。


可以说,正是由于美国的压力,迫使日本企业选择出海作为生存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前川报告》虽然本质上是一份私人文件,但却指导了日本政府制定了出海政策。


在当前阶段,日本企业已经进入了结构转型与创新引领阶段(2010年至今)。


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崛起和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日本企业加快了业务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化工和消费品等高科技产业领域。


回顾日本企业全球化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的日本和现在的我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无论是日本当时的低速增长还是我们现在的低速增长,日本过去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以及现在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还是日本当时国内劳动力减少、成本增加以及消费和投资下降等情况,与我们现在的对外贸易背景几乎如出一辙。


日本政府如何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鼓励和支持这些企业的国际化。


1、财务支持和补贴:为了支持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日本政府提供各种财政补贴计划,包括市场调研、品牌推广、参加展会等相关费用的补贴。此外,还通过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等政府机构提供低息贷款,帮助日本中小企业在海外投资和设立生产基地。



2、信息提供和咨询服务: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提供丰富的市场信息、行业报告和国别指南,协助企业进行市场分析和决策。同时,JETRO 还提供法律、税务等多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出海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国际化人才培训和支持:日本政府实施中小企业员工的国际业务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国际业务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在企业走出国门之前,帮助员工进行国际业务和语言方面的培训。同时,派遣专家和顾问到中小企业,提供现场指导和建议,协助企业制定国际市场战略。


4、促进商务对接和网络建设:组织中小企业参加海外考察、商务匹配会和国际展会,协助企业建立国际商业联系。同时,通过各种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在海外建立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



5、政策协调和国际合作:通过谈判多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及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为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外国市场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利用驻外使领馆、JETRO 等机构,建立全球支持网络,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支持。


通过这些政策和支持措施,日本政府旨在降低中小企业出海过程中的障碍,提升它们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通过观察日本企业的出海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拓宽全球化视野: 我们需要超越国内市场,站在全球化的视角思考问题,主动拓展国际市场,并了解世界各地的需求。


2、建立从零到一的能力: 中小企业虽然可能拥有资金、技术和产品,但缺乏从零到一的出海能力。这需要企业在出海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调研、准备和本地化运营,解决信息、信任和资源等方面的差距。


3、注重品牌和技术创新: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品牌溢价和利润。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建立并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


4、重视本地化经营: 企业在海外市场运营时,需要注重本地化策略,包括语言培训、本地化管理和运营方式等。只有深入了解并融入当地文化和市场,才能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本地化定制。


5、长期发展战略: 出海需要具备长远的规划,避免短视行为,重视与当地社区的良性互动,实现长期稳定的经营。此外,采用低股权比例进入市场,并与当地产业链进行良好整合,能够有效预防民族主义情绪的产生。



6、加强贸易情报搜集和抱团出海: 建立强大的贸易情报网络,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同时可以考虑与其他企业联合出海,共享资源和减少风险。


综上所述,日本企业的出海经验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我们应该借鉴其经验,加强能力提升,勇于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2003年,日本七大综合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住友商事、丸红、瑞穂、古河和长谷川)在全球187个城市设立了800多家分支机构,并派遣了1.6万余名员工前往海外。


到了2015年,这些商社在全球187个城市拥有超过4000家分支机构,员工人数超过40万人。尽管目前最新数据不易获取,但可以确信的是,自2015年以来,日本企业海外搜集贸易情报的能力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日本企业广泛搜集贸易情报,旨在为其海外发展提供贴身式情报供给和咨询服务。有人甚至称日本的贸易情报搜集能力胜过美国中央情报局,他们能够迅速获取世界各地金融市场行情、查询各国政府法律法规,以及了解世界各地商品的信息。



这些大型商社利用信息优势,帮助日本企业分析竞争对手、市场情况等,提高了日本企业在海外经营中的竞争力。


其次,日本企业擅长“抱团出海”,一般不存在恶性竞争。它们在技术合作方面共同开发新产品、共担风险和成本,在市场推广、渠道建设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相互扶持。


多家企业合作共赢,共同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大宗贸易的国际谈判中,它们保持高度统一,只发出一个声音,提高国际议价权。


然而,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曾经吃过不少苦头,甚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7、应对挑战和危机的能力也是日本企业海外发展的关键:它们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经济危机、地缘政治冲突、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但是日本企业能够灵活调整战略,有效地应对风险。


这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具有极高的借鉴意义。我们的企业在海外发展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中美长期的博弈、地缘冲突、政治变革、竞争压力、汇率波动等。这些因素都是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时需要认真考虑和应对的挑战。


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上,可以从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历程中吸取宝贵经验。无论是品牌打造、技术创新、本地化战略、人才培养,还是信息网络建设和应对挑战的能力,都是中国企业可以借鉴的方面。


同时,中国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中国文化和企业优势,制定适合自己的国际化战略。


通过学习日本企业的经验,避免重复他们曾经犯过的错误,可以使中国企业更加顺利地走向世界,实现在国际市场的成功。


出海顾问
管家式陪伴1V1服务, 帮您快速解决出海获客难题!

Facebook

16个免费的Facebook营销工具,必须收藏!

Facebook 是电商卖家的一个流量来源。除了 Facebook 自有的工具外,卖家还可借助第三方工具进行营销。

Tiktok

高压5小时,TikTok的生死之战

一场“鸿门宴”。

投融资

硅谷银行暴雷后,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Kredivo获亚洲最大规模融资

他们将会使用这笔资金建设线下网点,并向竞争激烈的印尼数字银行领域扩张。

跨境电商

出海能救喜茶吗?

喜茶出海5年,战绩如何?

海外资讯

ChatGPT推出插件,联网自动更新数据,剑指程序员

比技术、比场景理解,还要比速度,入局AI的水位,已经被OpenAI拉高。

海外支付

印度和新加坡打通数字支付了

跨境小额汇款在未来是一种必然趋势,完全替代传统的跨境结算体系还需要长期的尝试和实践。

海外资讯

推特需要广告商,广告商却开始不再需要推特

推特的困境。

海外资讯

从一篇博客到最大的SaaS社区,他是如何做到的?

如今人山人海的SaaStr大会,是从2012年的一篇博客起步的。Jason Lemkin通过分享自己成功的创业经验,成就了SaaS行业最大的社区——SaaStr。

跨境电商

Temu狂飙,卖家分化:有人利润高过亚马逊,有人一单赚不到一块钱

玩转Temu,先拿捏好供应链。

海外资讯

微软AI全家桶上新啦,GPT-4进军程序员大本营GitHub

全球最大开发者社区GitHub宣布,推出由GPT-4驱动的编程助手工具Copilot X。由于该社区早在2018年已经被微软斥资75亿美元买下,所以今天的更新也是“微软AI全家桶”的最新篇章。

巨鲨出海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ICP备202102765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5963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