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鲨出海
免费使用

《鱿鱼游戏》的爆火给出海从业者带来了哪些机会?

海外资讯

2021-10-12 14:34

鱿鱼游戏的热闹对中国跨境卖家而言是个好消息吗?

围绕鱿鱼游戏IP的相关尝试

 

先来说游戏和社交。

 

游戏与社交

 

在游戏/社交赛道,和鱿鱼游戏 IP 的结合分为几种:

 

1、将应用副标题、应用描述改为鱿鱼游戏相关。

 

2、以鱿鱼游戏做为广告素材进行营销推广。

 

3、在原本的产品中加入鱿鱼游戏相关关卡或者场景。

 

4、新开发一款完全以鱿鱼游戏为基础的游戏。

 

这都是创者们可以借鉴的方法,当然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1)和鱿鱼游戏沾亲带故

 

这一点其实集合了应用副标题和广告营销两个部分。

 

应用副标题就不需要多做介绍了,修改副标题和应用介绍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一定要注意不可以直接将标题修改为“Squid Game”,因为这样做的游戏无一例外地挂掉了。

 

而副标题和应用介绍的管控则会相对放松一些,而根据 Google Trends 数据,10 2 日鱿鱼游戏相关热度已经达到 100,而现在尽管有所回落但也维持在 75 左右。这也意味着依然有自然流量。

 

 

至于广告营销也不难理解。根据 App Growing Global 数据,显示已经有不少游戏在利用鱿鱼游戏中的画面在做广告素材投放了。当然,也有被官方发现后投放被迫停止的可能,但现阶段确实有不少这么做的。


  

 

而在广告素材之后更进一步的,其实是社交 App 本身。海外两款知名 Z 世代社交 App 先后在发推鱿鱼游戏相关热度。Honk 发布的内容为,打卡椪糖盒子里面的图案是 Honk iconitsme更是发推表示自己在应用中上线了鱿鱼游戏中方块、三角、圆圈的面具。这些方法算不上高明,但却可以称之为聪明。

 

 


(2)做一款鱿鱼游戏相关游戏

 

开发一个全新的、以鱿鱼游戏 IP 为原生内容的产品的最快可落实模式,无疑是超休闲游戏。短短几天,有游戏公司从不知名到一下子有多款游戏登顶各国 App Store/Google 免费总榜、也有游戏已经被官方下架处理。

 

因而,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仍然在各国榜单头部的 Squid Game ChallengeAll Challenge Game-Survival GameCandy Challenge 3D

 

 

如上图可见,三款游戏的最早上线时间是 10.1,也就是说三款游戏中最早上线的也不过才10天。

 

上线 10 天靠自然流量获得十万级别下载

 

而且笔者又去看了三款游戏的发行公司,发现历史最久的 All Challenge Game 的母公司,其最早发行的游戏是在 1 年前,而 K-Game Challenge Candy Challenge 3D 分别只有 3 个月和 1 个月的历史,且虽然旗下有多款超休闲 App,但 9 月下载量均未超过 1 万,实在都算不上什么经验丰富的团队。

 

虽然谈不上逆天改命,但这三家公司确实抓住了机会。

 

根据过往和开发者聊天,要想进入美国总榜 Top10,至少也是日均几十万级别的下载量。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根据 App Growing Global 数据,三款游戏自 10.1/10.3 上线以来并没有做什么大规模的投放,上线的广告素材数量都在个位数,也就是说大概率是靠自然流量。(注:此处为广告素材数量判断投放量级,因而仅供朋友们参考)

 

我们再从用户角度看一下这三款游戏的游戏体验。

 

 

K-Games

 

 

从游戏关卡设定上来看K-games 的的前 5 关都沿用了《鱿鱼游戏》剧中的关卡,前 5 关分别是123 木头人、椪糖、拔河、弹珠、过玻璃桥。

 

6 关将剧中鱿鱼游戏的玩法更换为,玩家小人一路捡药包最终与 NPC 对决。自 7 关开始便不断循环 1-6 的关卡模式,不过在此基础上会做一些难度升级。

 

比如在第一关 123 木头人,玩家只需要像剧中一样,在没被发现的情况下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就好,但在后续的类 1 模式关卡中,玩家还需要通过走位躲避一些障碍物。

 

 

另外,在弹珠关卡中,K-games 采用的是 212 号德秀和他小弟的玩法,玩家需要在规定弹珠数量内,将弹珠弹入坑中。

 

从游戏布景上来看,出于版权方面的考虑,K-games 的场景、布景和玩家小人服装都和剧中有明显差异。而在玩家小人上,服装由绿色变为蓝色、且去掉号码、小人没有面部及头发。

 

正好说到了,就在这多说一嘴,《鱿鱼游戏》官方版权意识极强,在游戏赛道,不少以“Squid Game”命名的超休闲游戏在杀入榜单头部后,很快被应用商店下架。另外,有跨境卖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鱿鱼游戏》官方已经在委托律所开始批量投诉了,因而不论是在游戏还是在电商赛道想要长久地享受这波热度带来的流量还是要尊重版权。

 

笔者就版权相关问题请教了相关律师,对方表示“如果只是使用剧中的游戏关卡和规则是不需要向任何主体缴纳版权费用的,这属于公有领域,但如果直接使用剧中人物、场景、名称或被判定为有较高相似性的元素,那么是需要申请版权合作的”,这可能也是很多鱿鱼游戏相关游戏更改名称和场景的重要原因。

 

从商业模式上来来看,K-games 几乎完全依靠广告变现,除了底部常显的广告 Banner 外,自第三关开始后,不论用户是直接通过关卡还是被淘汰都需要观看广告。除此之外,用户也可以通过观看激励视频,获得过关道具,比如增加弹珠数量、增加己方拔河人数等。

 

整体来看,使用体验并不算好,因为当玩家在该关卡游戏失败再复活后将进入下一关卡,无法再次挑战。另外游戏右上角虽然有金钱数量提示,但实际上笔者玩到 40 多关,都没有发现这个钱有啥用...没发挥作用的设置还不如没有。

 

All Challenges

 

 

从游戏设定上来看All Challenges 虽然打着全部挑战的名义,但实际上就是直接去掉了“123 木头人的关卡,以椪糖作为第一关开始游戏。第 2-4 关分别是,拔河、猜弹珠单双数和过玻璃桥,第 5关是套用了前段时间大火的小蓝人团结大作战模式,玩家通过在跑酷过程中不断增加蓝方队友数量并打败红方,并在最后关头打败对方首领即可获得胜利。自第 6 关开始,不断重复 1-5 关的模式。

 

 

但不得不吐槽的是,拔河关卡真的很难过,笔者前前后后试了得有 5-6 次,最后还是以看广告跳过该关卡的方法,才勉强进入下一关。

 

从游戏布景上来看All Challenges 的布景相对更接近近剧中的设定。尤其是在拔河和过玻璃桥时更加明显。首先,拔河场景基本还原了剧中设定,而过玻璃桥场景虽然有所不同,但也是以彩灯和红色调为主,而且游戏还给配备了其他机器玩家,相较而言有更好的代入感。另外,All Challenges 中的玩家小人也是三款游戏中唯一背后写有号码牌的。

 

从商业模式上看All Challenges 也靠广告收入过活。当用户通过关卡或者游戏失败后都需要观看广告。另外,All Challenges 的设定是当用户在该关卡游戏失败后,需要观看广告重新进入该关卡,用户如果想跳过关卡的话,可以观看激励视频。

 

整体来看,由于 All Challenges 是笔者测的第二款游戏,说实话并没有看到太多和前一个的游戏的不同,是有些失望和无聊的。再加上,如果有朋友也试玩了就会发现,整个游戏画风很不统一,尤其是小蓝人,明显感觉到直接套用了其他游戏素材的模板,所以有的时候有点跳戏,再加上关卡也没啥创新的,就更....

 

Candy Challenge 3D

 

 

或许和对第二游戏过于失望有关,笔者在试玩第三个游戏的时候反而有些惊喜。

 

从游戏关卡设置上来看Candy Challenge 3D 并没有像命名一样只有椪糖一个游戏,相反 Candy Challenge 3D 是做出最多创新关卡的游戏。笔者尝试完了不少关卡,发现一直到 14 关为止都没有重复的游戏。

 

在剧中椪糖、木头人、过玻璃桥、拔河、弹珠、打画片的基础上,增加了将薯条扔进特定的洞洞、打地鼠、木锤接球以及记形状顺序等游戏,丰富了游戏的内容。

 

 

除此之外,和以上两款游戏在椪糖关卡中,只需要“走走过场”就能成功,在 Candy Challenges 3D中用户需要更加认真和专注地使用手动操作才做完成扣糖,甚至很有可能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

 

从游戏布景上来看Candy Challenges 3D 保留了剧中的绿校服设定,而且和以上两款游戏不同的是,Candy Challenges 3D 为玩家小人设定了五官、头发、性别和身材,更有代入感和真实感。

 

 

而且整个游戏的画风还是相对较为统一的,巨型娃娃也和原版更相似,但由于版权的原因,无法做到完全一样,但我们可以发现,Candy Challenges 很聪明地将贯穿在剧中的粉色蝴蝶结在娃娃头上,因而会让人觉得是认真看过剧的人做的游戏。

 

变现模式也是全依靠底部 Banner 广告和关卡中间的视频广告,当然这是超休闲游戏的常态。

 

我们来总结一下三款游戏

 

客观而言,笔者不认为这三款游戏的寿命会很长,尤其是第一款和第二款很容易在鱿鱼游戏的流量风口还未过的时候就开始被用户遗忘。因而笔者私以为,出海开发者再入局做类似的有些恐怕已经为时已晚。但从游戏模式来看,鱿鱼游戏相关游戏还是有很多的可完善和探索空间的。比如,做成相对重度一点的休闲游戏,在广告变现的基础上加入内购,比如赋予游戏更多的剧情,再比如让玩家自己选择游戏号码并持续为培育人物而消费,《鱿鱼游戏》或许会成为 2021 年最火 IP,但围绕其做的游戏如果没有内容和延伸,恐难长久。

 

不过,对诸如 HagoWeplay 等游戏社交 App 而言,将鱿鱼游戏变成应用中的一环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增长机会。

 

 

国内游戏社交 App 玩吧,已经在副标题和应用介绍中增加了鱿鱼游戏相关内容,并且还在应用内开放了好友一起玩鱿鱼游戏(目前只有123 木头人和扣糖两个关卡)的功能,或许是出于版权考虑也或许是直接复用已有的小人形象更方便,玩吧里面的小人还是采用了一直以来的自有形象。另外,应用内保留了经典大头娃娃头像和木头人经典音乐。而且整个道路特别长,笔者在试玩的过程中,随着时间减少,已经有了死亡逼近的代入感,推荐大家去感受一波。

 

 

当然,除了社交游戏,流量密码怎么能少得了电商。我们分三个部分来看。

 

鱿鱼游戏给电商赛道带来的机会

 

1Netflix的获利。

 

Netflix 在其官方商店 Netflix Shop 中上线了《鱿鱼游戏》相关卫衣和T恤,卫衣售价 49.95 美元、T恤售价 34.95-39.95 美元,价格倒还算合理,但相较于电商平台上实在算不得有诱惑力。

 

另外,用户可以自由选择 LOGO 由英文还是韩文书写,且衣服尺码备得也挺全,从S码一直做到了2XL,整体来看还是比较有诚意的。

 

 


但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正品是真的正品,普通也是真的普通。明明在剧集中有更多更具特色的图案,比如木头人当中的大头娃娃、212 号脸上的纹身、剧中一些原版衣服。显然,Netflix选择了制作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的数字/简图的 T /卫衣。


尽管Netflix手握众多IP,且已经和Target、沃尔玛、亚马逊、丝芙兰等众多渠道建立了商业合作,但坦白来讲,Netflix要想在周边项目赶上Disney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至少在创新创造上是这样的。

 

2、销量猛增 78 倍的的 Vans 小白鞋

 

根据高端男装品牌 MizzenandMain 联创 Web Smith 推文表述,Vans 独家供应商表示,《鱿鱼游戏》播出后,剧中参赛者们穿的白色一脚蹬 Vans 帆布鞋,销量猛增 78 倍、搜索兴趣提升了 92%。再结合白鲸出海上周发布的《广告不好使,品牌们都跑去Roblox上做游戏了》中提到的 Vans Roblox 合作打造的 Vans WorldVans 正逐渐掌握和互联网世界的连接密码。

 

 

3、电商卖家们的机会

 

现在不论是在国内的淘宝还是在海外的 Amazon 鱿鱼游戏为关键词,都会得到一大堆相关周边的搜索结果。

 

在淘宝搜索中,最热销的几样产品是椪糖、周边T恤、小红人同款正方三角圆面罩、主角同款T恤,另外也不乏木头人大头娃娃闹钟、相关笔记本、粉色丝带礼盒等产品。当然,销量最高的还是单价相对较低的椪糖,销量 Top1 的椪糖产品月销已经 8000+,假设大家都只买了该产品页面中最便宜的 9.9元单盒图案,也产生 7.92 万元的收入。而制作一块椪糖的原料只需要一个铁铲、2 勺白糖、一点点小苏打、烤牌和模具等。如此算下来,在烤箱等大件具备的情况下,含泪净赚 7 万不成问题。

 

而在 Amazon 上,鱿鱼游戏关键词下已经有了 1000+ listing而搜索量靠前的有小红人面具及套装、主角同款运动服、黑脸人面具套以及联系小卡片。

 

值得注意的是,最热门的不是 456 号主角,而是 67 号姜晓和 001 号老爷子更受欢迎。这其实也体现出海外观众和消费者的审美偏好。

 

 

另外,和我们买来这些衣服不知道该怎么搭配什么时候穿不同,不少商家直接将品牌著名为“万圣节装扮”,一下子为购买找到了使用场景,而且确实 10.31 的万圣节已经逼近。

 

这对于中国跨境卖家而言是个好消息,但同时也是一个考验,考验公司产品的生产能力、物流能力和仓库能力。对于绝大多数跨境卖家而言,如果现在还没有入场的话,那么请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因为除了供应本身的困难,热度持续在降也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而且更危险的是我们上文有提到《鱿鱼游戏》官方已经聘请专业的律所来做批量侵权投诉了。

 

不过对于有一定量级的品牌而言,如果愿意花钱买授权做一些出圈的品牌联名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新的机会一直在产生,永远有机会摆在那里,这次赶不上也没关系,总有一次,是为准备好的我们而准备的吧!

 

有人看《鱿鱼游戏》消遣、有人分析人性、有人寻找商业机会,世界缤纷于不同。(源自:白鲸出海)

出海顾问
管家式陪伴1V1服务, 帮您快速解决出海获客难题!

海外资讯

微软AI全家桶上新啦,GPT-4进军程序员大本营GitHub

全球最大开发者社区GitHub宣布,推出由GPT-4驱动的编程助手工具Copilot X。由于该社区早在2018年已经被微软斥资75亿美元买下,所以今天的更新也是“微软AI全家桶”的最新篇章。

跨境电商

Temu狂飙,卖家分化:有人利润高过亚马逊,有人一单赚不到一块钱

玩转Temu,先拿捏好供应链。

海外资讯

推特需要广告商,广告商却开始不再需要推特

推特的困境。

跨境电商

出海能救喜茶吗?

喜茶出海5年,战绩如何?

投融资

硅谷银行暴雷后,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Kredivo获亚洲最大规模融资

他们将会使用这笔资金建设线下网点,并向竞争激烈的印尼数字银行领域扩张。

Facebook

16个免费的Facebook营销工具,必须收藏!

Facebook 是电商卖家的一个流量来源。除了 Facebook 自有的工具外,卖家还可借助第三方工具进行营销。

海外资讯

ChatGPT推出插件,联网自动更新数据,剑指程序员

比技术、比场景理解,还要比速度,入局AI的水位,已经被OpenAI拉高。

Tiktok

高压5小时,TikTok的生死之战

一场“鸿门宴”。

海外支付

印度和新加坡打通数字支付了

跨境小额汇款在未来是一种必然趋势,完全替代传统的跨境结算体系还需要长期的尝试和实践。

海外资讯

从一篇博客到最大的SaaS社区,他是如何做到的?

如今人山人海的SaaStr大会,是从2012年的一篇博客起步的。Jason Lemkin通过分享自己成功的创业经验,成就了SaaS行业最大的社区——SaaStr。

巨鲨出海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   浙ICP备202102765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5963号
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